在那遥远的地方——浪人刘晓宁画展
策 展 人:崔永元 学术主持:陈孝信 展览时间:2023年5月27日-6月28日 展览地点:太和艺术空间
久违了!刘晓宁画展
陈孝信
常会听到一个新理念:人人都是艺术家。
不错,但却不是人人都成为了有表现力、乃至是有成就的艺术家的(如卢梭)!本次“太和艺术空间”展览上的人物——刘晓宁,却有幸成为了有表现力(乃至是有一定成就的)的艺术家。
刘晓宁,六十开外的一条汉子,瘦高个子,挂着披肩长发,自称“浪人”,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但却活得铁骨铮铮)、也是一个自由人。同时,他又是一个“三非”(非传统、非学院、非文人)、一“无”(无师自通)的素人画家。纯粹是出于“心灵的呼唤”、为画而画,痴痴迷迷近二十年,创作了数以百、千件的油画、色粉(或丙烯)作品。
他如同一只雪域之鹰,更好比是一个精灵,一次次地亲临雪峰、草原、冰川、圣湖间,翱翔徘徊,高歌或沉吟或舞着锅庄……回到画室后,再把那种近乎神秘的感受和默识的种种印象,倾注于画笔,描绘着他心中的一个圣境,如行歌,如诗章。在此过程中,他获得了情感和精神的释放,这种释放,同时也成就了他人格的自赎和塑造,用木心的说法:借助一幅一幅的作品,把自己救出来——观者在品读他的这些作品时,所经受的应是同样的一个过程、同样的一种体验吧?这便是画与人心合(相通、相谐)的道理。
虽说是素人的画作,但直觉和诗性在他的每一幅画面上闪烁着灵光!虽说无学院派的严谨塑造(局部还有点非逻辑性),但他却擅长于在开、合之中求变化、求平衡,将大的结构和大、小块面的关系安放得熨贴、舒整。虽说色彩的运用不那么丰富、有变幻之妙,但他却能在简洁、明快的对比中求得一种协调感,偶而也会借助质感和肌理来宣泄情绪、编织他的交响诗或小夜曲,让色彩和调性得以穿透人心、直达灵魂的深处……一句话:这些画面具有了人在、情在、心在、神魂也在的“在场性”。
以上这些或许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画面上所呈现出的纯净、素朴之感,和人文情怀的真挚且深沉的自然流露,这才是当今画坛上所稀缺和罕见的。而对着画面,懂它的人一定会在内心呼喊:久违了,刘晓宁!
——于草履书斋
2023.5.18-20
艺术家
廖建华
刘晓宁1958年出生,祖籍重庆,2006年因重度失眠偶然拿起画笔即一发不可收拾,常年浪迹西藏,陕北,目前为自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