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蔽
青年艺术家联展(第二回)
出品人:贾廷峰 学术主持:王春辰 策展人:果果
展览时间:2023年1月8日——2月12日
以去蔽之态重思“水墨精神”
“去蔽”是太和艺术空间继“自由的尺度”后,推出的新生代系列展览,在“去蔽”中,我们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对青年艺术家的发掘、合作与培养上,遴选在传统的当代转化方面提出崭新可能性、并进行持续探索的青年艺术家,本次展览是“去蔽”的第二回,我们邀请了五位已然发展出自身艺术语言的创作者,尝试通过展览的方式,对“水墨精神”进行一些全新的讨论与呈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涌现式发展,“水墨”的意涵从对传统中国画的同义转换,延展生发出了对“现代水墨”的讨论和实践。至九十年代“实验性”的加入使得“水墨”的边界获得了更具当代性的拓展,并将这一影响持续延亘至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2010年后充满活力但却短暂的“水墨热”使得硕果与乱象一并涌现,同时更加繁复的全球化境遇与多元文化的强势冲撞,使得水墨的意义亟待反思与重塑,水墨是媒介的桎梏、标签化的文化身份还是蕴藏希望的宝藏?当传统水墨所要求的人文感知关怀与当代艺术不谋而合我们是否又能找到新的路径进行阐发与表达?我们是否还需要水墨?我们如何持续研究并创作水墨?对新生代而言水墨是什么?又该往何处去?
面对“水墨”这一太和立足已久的主题,我们希望暂以“水墨精神”为题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与探索,一如本次展览呈现的五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已然不限于书案上的笔墨纸砚。从多样化的媒介出发,他们或利用传统材料的优势特性探讨平面绘画的边界,或在经典之中通过独特视角探寻空间的存续方式,抑或是经由作品讨论东方文化哲学中的天人之境、自然之道与人文气韵……他们的创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水墨精神”的种种表现途径与可能性。
水墨精神是太和三十年来开宗明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当下我们希望获得更多关注与讨论的新生代内核,摒除故有的偏见与束缚,我们将站在更多元的立场、怀抱更开放的态度,为“水墨精神”寻找更具当下时代性的创作与表达。
艺术家
墨分五色有焦浓重淡清,而漆主玄黑又可通过调入不同介质、或是加以金箔螺钿,呈现微妙且稳重的变化,白阅雨透过沉稳安静的大漆,在平面的架上绘画中构筑纵深的维度与无限的空间。陈子绪的绘画朦胧、氤氲,但也冷静、思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观看与再处理视角是他通过画面想要讨论的主题,那些空灵孤寂的山峰、溪流与人物在他的创作中通过窗户、台面与桥梁进行了延伸、展开与连接。对比极为鲜明的是,另一位参展艺术家方州,他有着骨子里透出的自由、反叛与不羁,瑰丽的仙境与神祇并不透露传统文人画中的避世与野逸,相反以大俗入大雅的笔意与畅想,为他的画面增添了可供神游的松快怡然之感与新奇撼人之意。孙文佳的作品从形制上充满了无形无相的混沌美学,而在文化意象的表征中,他通过行为、影像重申了一种重归自然、文脉相连、万物有灵的哲思与禅意。谢爱的工笔清丽雅致,但并不局限于传统花鸟的再现与写实,她以解构的眼光拆解了具体而微的花卉,并以极具光泽感的金属材料衬托柔软的花朵,使得画面细腻却不失铿锵与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