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衲子画展
策 展 人:贾廷峰 开幕式:2021年10月23日 下午 15:30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23日-11月12日 展览地点:太和艺术空间
前言
2021年10月23日霜降,是今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从这一天起天气渐寒,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然而这一天在太和艺术空间却温暖如春、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大连、青岛、济南、滨州、太原、上海、广州、银川和北京等地四五百人齐聚太和艺术空间,参加一场名为忘言的衲子画展,本次展览是继2010年衲子798首次画展“笔沉墨静”之后太和艺术空间为其举办的第五次个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50余幅,是十几年来衲子先生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衲子先生绘事60余年的笔墨成就。
衲子的画天分高,功力深,品格超迈。画面上,老笔纷披而又润含春雨,生机活泼;墨色洁净而又浓郁苍莽,元气淋漓;意境空灵而又充实深刻,真力弥满。他在作画时是忘我的,心无挂碍,此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水一石,一虫一鱼在他的心中是明澈的、莹洁的,幻化出一个只属于他的冰清玉洁、脱尽尘滓的世界。他落笔了,把这些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以他的韵律、他的节奏、他的形式带到了纸上。这样的笔记,自然是他的心迹,这才是根基于“六法”的中国画。这才是无声的诗。如石涛所言:“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希望衲子在他的水墨世界里,创作出更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无声诗篇。
—— 卜希旸
衲子始终如一在笔墨传统的法度中,寻找着个人感觉的自由与创造。他会根据不同的花卉对象和场景,根据彼时彼地的感受,变化着不同的笔墨情趣,如不同时期的瓶花笔法,有的寥寥数笔,枯润有度,若思绪入静,时空感觉消失,洁净而空灵;有的枝繁参差,如斗室里数人的窃窃私语,活泼而温馨;有的墨与彩水乳交融,如深闺织锦静候佳婿的少妇,虽沉静,却也透出淡雅的娇羞……无论衲子使用哪种笔法与墨色,笔笔精到,墨色沉静,绝无任何浮烟瘴墨之感,就因为衲子能够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他内心的感受和画面意境的创造。衲子一生淡泊名利,数十年心静神定,身居斗室,画品出众,虽不为流俗所广纳,却在同行中享誉甚高,更不是拙文能说透。好在作品尽在,有幸与同行共享与品评,也是我的福气和缘分。
—— 栗宪庭
艺术家
衲子(大龙)
1940年生于北京
1956年师从张惠中先生学书法和画兰竹
1958年师从王雪涛、汪慎生先生学习写意花鸟
1964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校
1976年北京工艺美校教授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白荷》获第二届全国美展二等奖
1988年《瓶花》获国际水墨画大展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