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的声音—— 昆仑子艺术展
策展人:贾廷峰 艺术家:昆仑子 开幕酒会:2013年7月5日(周五)上午十点 展览时间:2013年7月5日—2013年7月31日 展览地点:美国 迈阿密
前言
昆仑子,生于中国西部,长于中国西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其豪爽不羁的为人性格;西北游牧民族策马高歌,居无定所的地域属性,赋予了昆仑子骨子里更亲近于自然的血液使然。正是长年在西部的生活经历,才有了其独创的西部山水艺术风格。
雄伟壮美的西部自然景观反复冲击着昆仑子的心魄,这种类似于乡情的渴求是其创作的基点,生于斯,长于斯而累积的丰富情感表现在昆仑子的艺术作品之中,形成了一种雄浑磅礴的独特美感。较之以往西部艺术家追求西部山水地域特点的准确表现,昆仑子舍弃了笔墨的“应物象形”,其笔下的意象山水是以艺术之名贯通天地的生命载体,外显于画面,便在自然状态中形成了“气韵生动”的情感表达。
昆仑子笔下的草原、山川、雪域、天空都呈现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崇高,在苍茫壮阔中隐有神秘的精神指引,纵横捭阖之间笔墨的挥洒更像意识流的肆意抒写,时有偶发的色彩交融和墨渍飞白都脱离了技术层面的刻意控制成为无所束缚的自然流淌。这种仿若梦境般的超现实意象,摒弃了现实世界熙攘的纷扰,是艺术家闭上肉眼而睁开心灵之眼后的返皈自我,在心灵的静观之中达到的妙手偶得与生命的大自在。
力的构建,在看似随意的笔触背后,是艺术家对于面画节奏的敏感把握,情之所至,笔之所至,意之所至,或激越或平缓或一泻千里。这种由视觉观感在笔触的律动下,渐而被转换为一种诗性的乐感。观其作品似乎能听到草的生长,风的呼吸,水的流响,万籁聚鸣汇成一首壮阔雄浑的交响乐。
人生来便具有两种能力:歌唱与绘画,正是因其与生俱来的特性,所以超越种族和地域,这是根植于全人类的共通感官。诚如我们不懂鸟儿在唱什么,却能读懂它的欢快或悲伤一样,昆仑子艺术的最大魅力便在于此:没有学院派的陈陈相因,没有迎合市场的炫技谄媚,仅仅单纯地遵循本心的引领,写心中所写,画心中所画,不怀抱任何功利幻想,只要还能提笔便会感觉幸福。而恰恰是基于昆仑子的纯粹性,他的作品更接近本初的真实,也更能唤醒他者的通感。
从这一点上,昆仑子的艺术已经跨越了“西部”这一地域性的局限,以其作品特有的视觉体验和听觉共鸣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母乳的“大爱之美”,似命运舛幸的震撼轮回,似英雄史诗般的悲怆壮美,以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本真的情感直抵我们内心最深处,以至于每一位站在其作品前的观者感动之余,久久不能忘怀。
艺术家
昆仑子(陈小弟)
秦人 1953年生
自由艺术家,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发展中国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2006年,作品《写意山水1》、《写意山水2》入选2006年《中国绘画年鉴》。
2007年5月参加法国巴黎国际独立艺术沙龙邀请展。
2007年7月,在烟台美术馆举办个展。
2007年12月,作品《抽象画》被“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收藏。
2009年10月,参加中韩第四回美术交流展。
2009年12月,作品《十月》入选《东方红——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书画作品邀请展》。
2010年10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当代名家画集——昆仑子》。
2010年12月,在山东博物馆新馆举行破袭开来,造物于新——昆仑子全国巡回展》,引起轰动,《巨幅作品《众妙之门》(300x2000cm)被山东博物馆收藏。
2011年7月,《破袭开来,造物于新——昆仑子全国巡回展》在山东威海美术馆举行。
2011年7月,作品《生命之树常青》入选《盛世辉煌——中央党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画展》。
2011年9月,作品《一帘幽梦》入选“第五届全国花鸟画展”。
2011年9月,作品《白浪滔天 卷起千堆雪》、《大峡谷策记》入选《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第二回)名家邀请展》。
2011年12月,《笔墨传承创新风——昆仑子等四人联展》在广州岭南会馆举行。
2012年8月,参加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视觉中国欧洲行——中国水墨艺术展”。
2012年11月,作品《山如练》等两幅作品入选《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第三回)名家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