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的模样——蔡万霖艺术展
策展人:贾廷峰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01日 — 11月01日 开幕酒会:2020年10月11日(周日)15:00 展览地点:太和艺术空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院B10
前言
空寂的模样——蔡万霖艺术展
去岁年末,正值圣诞。当日京郊大雪,整个北部山区银装素裹,呵气成冰,大地、山川白茫茫一片。应朋友之邀我和老友蔡万霖先生一起参加圣诞宴会,与其把酒言欢煮茶论艺,实为幸事一桩。
在远山和近湖之间,借着微茫的雪光,得以拜读万霖的一批油画新作,随着观看的深入,其作品给我带来的惊诧和感叹也愈加强烈,以至于脱口而出:”好好画一批作品,我要给你办个展!”后来没过多久,一场旷日时久的新冠疫情令人措手不及,之前的展览计划也不得不被迫搁置。直到前些天我和万霖才有机会在画廊面见,他如约带来了这段时间的创作。
这批作品的主体形象是一个身处各种情景设定下的孩童(y y)的各种形象,眉眼低垂,略带忧伤。许是万霖多年商海沉浮的感喟,或许是他有感于疫情带给整个社会的创伤,笔下的孩童总是形单影只,在自我隔离的状态中与时间对弈。那是一种类似于孤寂的无力感,耳不可闻,口不能言,所以索性让他无耳无嘴、在荒诞的绝境中显露出某种精神性的锋利叩问。孩童稚嫩青春的肉身和冷寂漠然的目光交织出单纯与复杂的年龄落差,被弃舍的五官和无聊的游戏又映射出”禁忌与开放”、”表象与内心”的悖论痛感。万霖试图勾勒出这样一种带有隐喻意味的符号指向现实世界中人类的普遍状态:戴着天真无害的面具,恪守沉默抑或失语,在单调重复甚至乏味的游戏规则中按部就班,而灵魂如坠深渊,饱受煎熬摧残。
万霖大概就是在这种难以排解的无望中萌生出了创作力量,孩童形象的指涉意义同样贯穿他同期所作的短诗之中(详情可参阅展览画册),那是带着强烈梦幻与超现实的呓语,也是意识流般却能触及灵魂的内心独白。如果单单看其绘画,我们可能会认为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基于晦暗现实而发出的愤怒诘问,但当你读过他的诗,也许会明了除此之外,万霖更愿意承担生命的重负以及给予人间一丝微弱的希望,一如他诗中所言:”河里大水獭在不停地劳作,筑起巢穴前的堤坝,如果水是唯一的幸福,付出的快乐就是希望”。孤独、疏离、静默,充满悲悯,万霖把孩童的天真与成人的艰深融为一体,在失衡和矛盾里体察疼痛与苦难,然后又以大面积的单纯色彩敷作背景,用静寂的场域冲淡现实的忧伤,而那些略带夸张的发型以及是似而非的动物道具都透露出某种幽默、诙谐的趣味,彻骨的凉意中被摄入些许温暖,万霖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化解荒漠的人心。
从企业家、收藏家到诗人、当代艺术家,万霖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身份上的一次又一次地转换。特别是作为艺术家,当他的这批作品首次亮相,便为万霖这些匪思所夷的想法拍案叫绝,更为他”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脱胎換骨的蜕变赞赏。正如老子言:”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重新回到内心的质朴与本真,回到人之初那双赤子的眼睛,这就是万霖艺术的方向,回到生命出发的地方。这次的转身是彻底而觉悟的华丽蜕变,他终于可以把艺术融入生命、融入日常、融入信仰,而且一切都做的是那样的悄无声息、自然而然.
艺术家
蔡万霖
艺术家、中国艺术品十大收藏家、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艺库网创始人。
自1991年从事房地产投资,近三十年一直在从事艺术创作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品收藏。研究和收藏方向主要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品,收藏领域涉及水墨、油画、雕塑、现当代陶瓷。对推动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市场有重大贡献,发起成立中国第一支艺术品投资基金,在2010年中国近现代艺术品拍卖市场收纳李可染《长征》过亿元作品,一举写下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第一个亿元纪录,从此带领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其收藏的黄宾虹作品《黄山汤口》在2017年以三亿四千五百万成交,创下黄宾虹单幅作品拍卖世界纪录。
策展人:贾廷峰
2020年7月19日于京北燕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