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此不彼——黑鬼四十年磨成的剑
策展人/ 贾廷峰 学术主持/ 高名潞 学术顾问/ 彭德 出品人/ 贾廷峰 黄诚忠 刘光霞 展览时间/ 2017.9.30—2017.10.30 开幕酒会/ 2017.9.30 15:00 地点/ 太和艺术空间
前言
”种虚造无“的理由与困惑
文/ 高名潞
黑鬼的官名是吴国全,他是85运动中来自湖北的重要艺术家,是一位怪才。他的成名之作是水墨画《黑鬼传》,作品在1986年的湖北美术节展出后,在美术界反响很大,不仅有气势,且有楚人的鬼魅之气。我在那时认识了他。前不久,吴国全让我为他即将举办的个人展览写点儿文字。我欣然应允,但却我无法观览他作品的原作,亦无法多谈作品本身,看了他寄给我的一本厚厚的画册样本《种虚造无》,谈点儿读后感。
黑鬼多年的创作主要着力于水墨,我想水墨媒介的灵动符合黑鬼的气质,有时候他也做一些现成品的小型装置作品。他又喜欢写一些半诗半杂言之类的文字。读起来很有些人生哲理的味道。
在艺术观方面,吴国全多次谈到不要把画当画。他把画画,写文字,读书,教书,设计,出版都当成自己的生活一部分的人。其实把画画当作日常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当成某种社会使命的一部分,这种说法也大有人在,但是,吴国全似乎对这个命题很较真,力图在文学、哲学等各种文献中找到答案。他对建构某种艺术风格不感兴趣,相反,要为自己的艺术行为寻找一种世界观的支撑。
如果黑鬼把做艺术的‘理由’看作和出家做隐士是一样的事儿,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如果是那样,黑鬼只需只作不说就可以了,无需广涉中外各种人文领域。显然,黑鬼不想做隐士,他要通过书写和绘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和艺术的意义。然而,这些都离不开那个和‘出世’密不可分的思想,比如“虚”和“空”的哲学。所以,他把自己的多年来的作品和文字结集,并将其命名为《种虚造无》。
通常而言,“虚”和“无”是不可种也不可造的。但是,“虚”和“无”确实是“有”的开始,所谓‘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等。它们最初来自东方任其自然的世界观,但黑鬼的“种虚造无”似乎带有西方入世神学的影子在里面,因为上帝造物在神学那里是一个真事儿,人类需要这个神话,尽管心里明白它是一种虚无。
显然,“种虚造无”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一个矛盾命题或者一种困惑,甚至是一种痛苦的表述。当你不把“什么”当作什么的时候,那“什么”就可能变成“什么都不是”。比如,当你不把画当成“画”的时候,那你的画就面临什么都不是的危险,它只是一个人爱做的事儿而已。除非被社会中的接受者群体所喜爱并有效地被论证为具备了“画”的价值。这样我们就会明白,有人之所以提出“不把画当画”的口号,其实并非认为画布重要,主要还是想给‘为什么要画’或者‘为什么不能这样而是要那样去画’讲出个道理来。
艺术家
吴国全
(老赫、黑鬼)
1957年生于武汉市,具说祖父以上十多代都是教书匠,父亲能写会算,是一个养殖场的会计,文革中好多要命的大字报都出自他老人家的手笔。也不知算不算是一个文化人。但现在看起来顶多是一个用文字賺饭吃的人,记得以前填表时成分那一拦总是写的“城市贫民”,毌亲上过几年小学。能算些简单的数字且快而准,因为以前沒正式职业卖过冰棒、西瓜、香烟……父亲长期生病,身体欠佳,所以家很多事情都是我老妈干的。性格倔犟,绝不服输,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牛脾气大部分是从她那里接收过来的。我从小并没有绘画天赋,但是字还写得马虎,初二因字写得好进了一个在武汉市有名的图画组……。大学考了三次才勉强过关,倔犟不服输的人大多都是一根筋,我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