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 | 賈善國藝術展

 

 

 

 

 

策 展 人:贾廷峰  学术主持: 彭 锋   展览时间:2016年5月10日—5月30日   开幕酒会:2016年5月10日(周二)15:30   展览地点:太和艺术空间

 

联系我们

前言


 

 

 

节气是个时间概念。根据柏格森(Henri Bergson),时间是一种内在的绵延,只可以体验,不可以看见。那么,我们能否看到节气的形象呢?贾善国最近创作了一批作品,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显然,作为时间概念的节气,与柏格森和其他哲学家讨论的内在时间意识不同。节气既有时节的意思,也有气候的意思,它们都是有外在征候的。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植被、日照时间等等的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古代中国人正是根据这些征候,特别是以太阳等天象的变化为依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既然有与节气相对应的事物,将这些事物描绘出来作为节气的表征也未尝不可。古代中国画家通常如此行事。比如,通过树木、水文和人物活动,郭熙的《早春图》成功地描绘出大地复苏的早春景象,董源的《夏山图》成功地再现了草木华滋的盛夏景象。也有艺术家用完全抽象的语言画出了季节的变化,比如美国抽象画家托姆布雷(Cy Twombly) 的组画“四季”(Four Seasons),就成功地画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感觉。在托姆布雷的“四季”中,尽管我们见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但是画面传达出来的感觉却与我们对四季的感觉非常相似。托姆布雷画的是四季的感觉,而不是四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的形象。这也是托姆布雷在抽象绘画方面的独特贡献。以感觉特质为中介,托姆布雷不仅可以用抽象绘画表现具体事物,而且可以讲述神话故事,我们甚至可以用“准”与“不准”去评价托姆布雷的抽象绘画。由此可见,抽象绘画也可以从主观世界中走出来,去再现客观事物和事件。

 

贾善国创作的组画“二十四节气”,类似于托姆布雷的“四季”,与郭熙的《早春图》和美董源的《夏山图》不同。贾善国首先将二十四节气的感觉特质提炼出来,再以抽象的笔墨予以表达,形成了类似托姆布雷式的用抽象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绘画样式。贾善国的表达是否成功了呢?当我们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托姆布雷的组画“四季”时,都会惊叹它们对四季的感觉的传达之精准。贾善国的作品是否也准确地传达了我们对二十四节气的感觉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就托姆布雷的作品“四季”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那些与托姆布雷生活在同一纬度的人,对于“四季”才能感同身受。对于那些生活在没有四季之分或者季节区分不很明显的地区的人们来说,“四季”应该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

 

 

艺术家

 

 

1974年9月生于山东平阴。

2012年6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展览:

 

2016年5月,   节——贾善国艺术展(太和艺术空间  北京)

2016年4月,   周而复始——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北京、上海、厦门、济南)

2015年8月,      无形之形——贾善国个人作品展(匈牙利圣安德烈埃尔德斯画廊)

2015年7月,    参加匈牙利乔治基金会国际艺术营(匈牙利大克勒什市)

2014年10月,  继往开来——当代中国油画群星作品邀请展(中国农业展览馆)

2014年7月,    吾土吾民——沃土中原油画邀请展(山东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