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

杨兴文画钟馗

 

 

 

 

策展人:张渝

 

学术主持: 彭德 

 

展览时间:2025年3月23日——4月23日

 

联系我们

《日落荒草滩》2020,195x110cm 布面油画   价格:

 

 

 

 

钟馗的表现与表现的钟馗 ——杨兴文的钟馗系列

 

张渝

 

钟馗的表现,有些像后来的岳飞,精忠报国。不同的是,钟馗作为俗神,其精忠的表现是捉鬼驱邪。

豹头环眼,铁面虬鬓。

钟馗勇猛精进的形象,本应高举高打,但传统报恩框架的叙事结构,框限了钟馗精神的延展,最终回到了“遇难——报恩”的套路上去。

面对钟馗报恩范式的中国传统叙事结构的表现,画家杨兴文借助西方表现主义手法,以民工刷墙般粗糙、刚硬的线条与色彩,代替文人绘画手法中雅静的墨色关系。他所追求的不是传统绘画中一见如故的真实感,而是火一样的激情以及想方设法的刚正不阿。

惟其如此,作为艺术家的杨兴文,无论生活还是创作中,都有民工的执著以及使不完的力气。他的笔下,有各种样式以及各种色彩的钟馗,也有天雷滚滚的沙尘暴。

杨兴文和刘骁纯生前罗列的乡土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表现或描绘的艺术对象,可以是其眼睛看见的,也可以是其眼睛没看见,但绝对是其经历过的。这一点,诚如表现主义艺术家蒙克所言—— 我要描绘的是那些触动我心灵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

蒙克所说的“经历的东西”,用比较规范的表现主义概念说,那就是—— 表现主义要表现的,不是下落的苹果,而是万有引力定律!

蒙克以及杨兴文的绘画,俱可如是观。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钟馗形象如何表现,钟馗作为神的使命从未改变,因之而起的火的激情,也从未改变。

而这种“不改变”的精气神,便是杨兴文借助其笔下钟馗,献给我们这个信息倦怠时代的号角意义。

杨兴文画钟馗的意义也在这里。

2025-3-3

 

艺术家


 

杨兴文,笔名敖之,艺术家、诗人。现工作生活于陕西咸阳。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画研究院、深圳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等。出版有《杨兴文画集》《众家评说杨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