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万众瞩目的JINGART在北京展览馆拉开了帷幕,太和艺术空间在B07展位带来了精心挑选的艺术家作品,从代表当代水墨创新高度的老赫、茅小浪、侯珊瑚,到蜚声内外的时代文学偶像北岛、在陶瓷上创造瑰丽窑变的雕塑艺术家李鸿韦,再到作品炫目同时饱含批判的宋永平、以笔绘心灵景观的陈澈,太和艺术空间带来的作品基于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水墨、陶瓷、丙烯,提供了中国当代艺术创新与生发的崭新可能性。受到了众多观众与藏家的喜爱。
我们将于本周日6月4日14:00在太和艺术空间视频号为大家带来JINGART现场直播,期待与您在直播间的相聚!
展览信息
JINGART艺览北京
太和艺术空间展位:B07
TAIHE ART GALLERY BOOTH:B07
贵宾预览VIP Preview
2023.06.01 14:00-20:00
2023.06.02 11:00-18:00
公众开放Public Days
2023.06.03-2023.06.04 11:00 - 18:00
地址Venue
北京展览馆-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Beijing Exhibition Center - No. 135 Xizhimen Outer Street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
茅小浪
茅小浪195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2001年后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当代水墨。茅小浪跳脱了传统中国画创作桎梏,“在自己的痕迹中开辟道路”是茅小浪专注自我、不以世界为参照的勇气。茅小浪的绘画方式是在光滑致密的纸板上用手指和柔软的毛笔涂、抹水墨,再用锋利的器具甚至指甲刻、刮,从而通过“痕迹”形成特殊的画面形式。
茅小浪 草虬系列 130×200cm 非宣水墨 2008
Mao Xiaolang WildnessDragon 130×200cm Non-rise Paper ink 2008
老赫(吴国全)
老赫原名吴国全,又名“黑鬼”,1957年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从“85运动”时期开始,就在当代水墨的创新中占有重要位置。老赫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不断地将自己的绘画语言提纯,通过对材料和工具的突破,老赫在保留有中国传统水墨精神性的同时,创造了一批极具画面表现张力与精神强度的作品。在老赫的绘画中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绘画所追求的速度与光,以及艺术家作为创作者对这些微妙变化的细腻控制,同时融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禅意也蕴含其中。
老赫(吴国全) 对一种植物的第一次抽象 270×160cm 硬质纸水墨(加其他) 2019
Lao He (Wu Guoquan) The first time abstraction of certain type of plant 270×160cm Ink(and others)on hard paper 2019
北岛
北岛1949年出生于北京,197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是朦胧诗派为首的代表人物。1979年发表于《诗刊》的《回答》其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打动了无数读者,对中国青年来说,北岛的诗歌表达了一种集体性的疑问与抒情。被称为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开端的北岛俨然已是一代人的精神领袖与文化偶像。
北岛 此刻 071 纸本水墨 2020
Bei Dao At the moment 071 71x160cm Ink on paper 2020
廖建华
廖建华1981年出生于湖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自2003年开始作为职业艺术家进行创作。廖建华被称作“二十年只画一张画的憨人”,“无相、日常与禅”是其作品的关键词,他如僧侣修行般绘画,将绘画还原成最为质朴的劳作,将对生活与生命的感知化零为整,融入无相的画面,同时也在绘画过程中进行自我精神与情感的疗愈。廖建华作品曾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太和艺术空间等机构收藏。
廖建华 《无意图》202106 69×128cm 纸本水墨 2021
Liao Jianhua Subconscious 202106 69×128cm Ink on paper 2021
侯珊瑚
侯珊瑚1962年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曾旅居美国二十余年,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侯珊瑚的画面主体结构拥有“墨骨”般的书写形态,同时水墨与水溶性颜料的结合,在画面的背景中展现了如同海洋般的流动与博大之感。侯珊瑚的绘画,是东方与西方的碰撞、是墨色与设色的对话,更是自由舒然有力的生命姿态。
侯珊瑚 迹象系列 J01 156 x 125 cm 纸本水墨 2014
Hou Shanhu Trail & Phenomenon J01 156 x 125 cm Ink on paper 2014
陈澈
陈澈1972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陈澈关注客体自然中的自在之物,热带丛林、血管组织、自然光斑、水底影像甚至是宇宙景观,这些可视之象与可感之物在陈澈的绘画中被转化为了系统的抽象语言,模糊了形象与符号、放弃了表意与叙事,在画面中呈现了最为丰富的心灵景观。
陈澈 Green Growth 220×145cm 布面丙烯 2022
Chen Che Green Growth 220×145cm Acrylic on canvas 2022
李鸿韦
李鸿韦,生于1980年,当代艺术家,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他以早期系列作品“沉思的重量”而闻名;他的陶瓷和不锈钢相结合的作品为他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和国际上的赞誉。他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美国大使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古堡等中国及欧美知名机构展出。他的作品被众多著名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和哈佛艺术博物馆等。鸿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阿尔佛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陶艺系,获硕士学位。作为访问艺术家,他曾受邀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众多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讲学。
李鸿韦 屴 25×25×54cm 烧制陶土、不锈钢 2020
Li Hongwei Upwelling of Gravity 25×25×54cm Fried porcelain,stainless steel 2020
太和艺术空间参展2023JINGART艺览北京
太和艺术空间